芯片巨头裁员潮席卷美国
德州仪器(TI)近日宣布裁撤数百名员工,这是继安森美、Microchip之后,今年第7家裁员的半导体企业。TI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%,净利润暴跌26%,核心业务模拟芯片仅微增1.7%,嵌入式处理芯片收入却暴跌18%。一位被裁员工透露:工厂订单少了三分之一(33%)!芯片行业寒冬来临,美国芯片巨头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华为崛起,打破美国科技封锁?
英伟达CEO黄仁勋罕见“诉苦”,将美国芯片业困境归咎于华为的崛起。他表示,华为的快速发展和完整的供应链建设,直接冲击了美国芯片企业,美国对中国的科技限制反而“帮了倒忙”。华为2024年昇腾AI芯片出货量激增40%,高端手机业务重回全球前三,车规级芯片更是拿下比亚迪、蔚来等大单。华为的成功,正成为美国芯片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。美国芯片补贴与裁员的矛盾
更讽刺的是,德州仪器在2024年底刚获得16.1亿美元的美国政府芯片补贴,计划扩建工厂创造2000个岗位,如今却因市场需求萎缩被迫裁员。这种“补贴扩建”与“订单不足”的矛盾,正是当前美国芯片业的缩影,反映出美国芯片产业政策的困境。中国芯片国产替代浪潮来袭
高通63.6%的营收依赖中国,德州仪器49.1%的订单来自亚洲。黄仁勋警告,失去中国市场,美国芯片产业将遭受不可逆的损害。中国成熟制程(28nm及以上)产能占全球28%,出口破万亿,直接拉低北美芯片价格2/3。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,正改写全球半导体规则。技术封锁反噬自身
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初衷是压制中国科技,结果却让高通、英特尔等企业陷入“卖不了”和“不买了”的双重困境。中国在成熟制程的绝对优势,以及在DUV光源技术上的突破,都让美国芯片企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。三星李在镕近期低调访华“取经”,也反映出韩国巨头在存储芯片领域面临的挑战。美国的技术封锁,最终反噬自身。美国芯片产业的未来
特朗普政府时期加征45%芯片关税,美商务部甚至裁撤40%芯片补贴团队,政策摇摆加剧行业动荡。而中国通过“国产替代+开放合作”双轨策略,正从跟随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。黄仁勋的无奈,或许是美国芯片产业未来困境的缩影。美国芯片产业需要重新思考其发展战略。转载请注明来自文化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订单暴跌33%!美芯片巨头裁员潮背后:华为崛起,黄仁勋无奈诉苦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